当前位置:首页 > 外眼看云安 > 正文
吾心归处是云安:在十亿大产业中闯出一番事业的乡村青年CEO
发布时间 : 2022-08-16 11:46
来源 : 南方农村报
浏览次数 : 68711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晴夏西江,云团拢聚。乡村振兴以来,位于西江中游的云浮市云安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机遇,紧抓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坚持富民为先、注重融合、园区互动,打造了肉牛、花卉苗木、生猪3个十亿级农业大产业,正呈现一副“鲜花开在牛粪上”的独特产业景观。

 

吾心归处是云安。透过欣欣向荣的产业形势细探,可见乡村人才深耕农业蔚然成风。也正是云安区在云浮市争创现代农业优势集聚区进程中力争上游,吹响“人才‘云’聚强市工程”号角,才将一批敢创敢闯、敢拼敢赢的返乡入乡青年培育为独当一面的乡村青年CEO。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5年以来,一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返乡创业,我们的乡村振兴制度框架正在形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说。

 

敢创:“种养循环,环保增收”

 

顶着火辣的太阳,曾嘉宁正忙着在云安区六都镇的现代优质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众兴基地照看牛。这个1992年出生的小伙是广东众兴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众兴农业)副总经理。

 

6年前,曾嘉宁还在广州、云浮守着看不到前景的工作,眼看着第7年将至,新年聚会上曾嘉宁萌生了做农业的想法:“当时我们讨论一起做个什么事业好,说着就说到了养牛养猪上。”从农村出来的曾嘉宁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番认真分析以后,曾嘉宁便拉上其他两位“90后”兄弟一起打起“牛主意”。

 

云安区是云浮传统的农业区,草山、草坡多,水热条件优越,牧草、青饲料、桔杆等资源丰富,发展草食动物规模养殖优势显著。曾嘉宁返乡时,云安区生态型、节粮型牛羊现代草畜产业已初具规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云浮市、云安区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曾嘉宁的养牛事业步入正轨,他成立的众兴农业也融入云安农业产业园区化进程,成了云安区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处理牛粪成了曾嘉宁要攻克的新课题,曾嘉宁和团队四处寻找牛粪环保利用的好模式,发现广西有一家牛场用牛粪作蚯蚓养殖原料后觉得“不错”,立即引进基地尝试。“当时云浮没有这样的养殖模式,我自己也想试试看。”曾嘉宁说。

 

经过一年多摸索,曾嘉宁探索出“牛-蚯蚓-有机肥-有机蔬菜-百兽牧草”的种养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比如牛可以出栏屠宰,牛粪可以养蚯蚓,蚯蚓和蚯蚓有机肥可以卖给花卉基地等。“我们还可以拿蚯蚓肥种有机蔬菜、牧草等。”如今,曾嘉宁还准备尝试引入“蚯蚓+葡萄”立体种养模式,持续增加效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80后’‘90后’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叶兴庆认为,乡村振兴需要的正是年轻一代来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而在向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聚焦人才“引育新”的云安,像曾嘉宁这样心怀抱负的新农人还有很多。

 

敢闯:“哪里有牛场,哪里就有我”

 

犇犇养殖场老板余桂明在2016年以前与朋友做建筑,“有些老板跟我说养牛的效益还可以,我就想着回家试试。”

 

刚回乡的时候他全国各地地跑,找各类养殖场学习养殖经验,学了本领,从小棚养牛开始,也没有办证,后面才着手开公司。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公司的快速发展快速赶上了云浮肉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犇犇养殖场顺利成为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

 

“刚开始没人带着做,走的弯路很多。”余桂明告诉记者,曾经他听说贵州有一品种的肉牛生长速度快、吃食少、牛犊价格也便宜,便驱车到贵州拉回来几十头牛犊养,“可能水土不服,这种牛在广东毛病多,损失不少。”“做事都要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嘛,哪有牛场我就去哪学习。” 听说吉林有一种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西门塔尔牛,不但适应性强,还体格大、生长快,适合在云浮养殖。不服输的余桂明又前往3000多公里外的吉林。

 

2019年,云安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2022年,该产业园被纳入新一轮产业园建设名单,以扩容提质为目标继续提高现代化水平。余桂明也借着东风,扩建牛舍,扩大养殖规模。

 

“广东这几年花大力气真金白银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事实上也成为新农人返乡创业的平台,成为一个孵化器。”叶兴庆认为,产业园的建设有力地推动技术、劳动力、资金、政策等各生产要素高度集聚,为一批创业的新农人提供了一系列有力帮助。云安区在这方面保障充分,不但持续出台扶持产业园建设的政策,还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贴息担保基金,“聚力打通政策和机制‘堵点’,让返乡创业的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云安将切实落细落实引才政策及配套措施,‘筑好巢,引来凤’。”云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确实,产业园的创建令余桂明的创业风险大幅降低,政府的配套支持政策和项目资金让犇犇养殖场驶入发展“快车道”。“这次扩容提质的建设中,我们准备购买一套畜禽粪便发酵设备,把养殖产生的粪便发酵成有机肥,提高牛粪的利用率。”余桂明说。

 

敢拼:“哪个品种值得做,我们都会放手一搏”

 

在云安区花卉苗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华创花卉快繁育苗中心,谢卓志正忙着检查组培苗。这位“95后”的小伙子6年前都认不出几种花来,而今谈及花卉销售、种苗繁育头头是道,基地里400多种花品,他不仅能一眼认出还能准确叫出名字。

 

这个产业园是云安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花卉产业转移战略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一批全国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要求,打造“花漾云安”的重要举措。谢卓志是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云浮华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是2016年开始与花卉打交道的。“回云安创业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谢卓志说,偶然的是他在2016年遇到了如今的老板,两人一拍即合,决心在云浮“搞个农业事业”;必然的是谢卓志是“农三代”,家里的果园让他对农业有着深厚情怀。

 

 “华创管理层以‘85后’‘90后’为主,年轻人的做事风格还是很不一样的。”谢卓志用“敢闯、活跃、有胆识”评价自己的团队。2017年,华创的第一个种植基地建立,彼时谢卓志主要从大公司的组培室进种苗。不久,谢卓志意识到从别家的组培室进苗不仅拿货贵,“还得求着他们给苗”。

 

站在承接珠三角花卉产业转移的新起点上,谢卓志明白,只有掌握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思量许久,谢卓志决定建华创自己的种质资源库,开始组建科研团队研究种苗繁育和扩繁。“都是被市场倒逼过来的。”谢卓志说。

 

“我们跟着市场走,如果公司有想法、市场有需求、消费者喜爱,我们就会买母本培育,然后投向市场。”谢卓志对新产品、新品种的决策很果断,但凡自己或公司看中的品种,他便会大规模购买母本进行扩繁试育。

 

广东人爱花,花不愁销,而云安恰好有养花的气候土壤优势,花卉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新农人返乡,最终要参与到产业振兴中,而产业振兴里很重要的一点的是农产品要有销路。”叶兴庆说,广东经济发达,巨大的消费体量为新农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市场优势。  

 

敢赢:“沉得住气,才能稳步前进”

 

与谢卓志讲求“多点开花”不同,云浮市绿趣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温敏健在6年时间里只种发财树,现在他有1万多亩发财树。“之前也做过许多其他工作,经常在省外跑,顾不上家里,索性回云浮搞农业。”温敏健2015年回云浮卖年宵花,不久接触发财树。

 

“刚开始我们和合伙人一起去广州芳村参观花卉种植,发现发财树的发展空间很大,于是我们就选定了发财树这一品种。”温敏健开始投身发财树种植时,自己租地自己种,不久规模效应凸显,周边村镇农民主动找上门谈合作。“只要农户愿意干,收入肯定越来越多。”温敏健说。

 

发财树不同于其他,用温敏健的话来说就是“除了天灾以外没有什么风险”。上半年采挖,下半年施肥,只要管理得当,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春节是发财树的销售旺季,但平日里温敏健也不闲着,在种植季度指导工人砍树、上盆、浇水、施肥、出货打包,有订单销售团队就要赶忙组织发货,温敏健还要定时检查发财树长势,“做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嘛”。

 

在温敏健看来,做农业是枯燥的,投资回报周期长,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都要沉得住气,踏踏实实。疫情对种植业有所冲击,但市场对发财树的需求并没有降低,“发财树从种下到采挖要2年左右,但发财树收益平稳,并且不像鲜花蔬果成熟了就得卖,如果市场不好,发财树可以放着。”耐心和沉稳的性格让温敏健的生意越做越大,发财树不仅卖到广东各地,还远销华中、华东地区。

 

时势造英雄。随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返乡入乡,云安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今年2月,云浮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动员全市加快创建具有云浮特色的人才集聚平台,为打造粤北生态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云浮提供重要战略支撑。“云安区出台多份相关政策文件,强化青年返乡下乡创业支持政策,加强对返乡下乡创业青年的宣传激励。”云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温敏健、曾嘉宁、余桂明、谢卓志都已经被评为广东乡土专家。

 

“关键是要给他们足够的社会的认可,”叶兴庆认为乡土专家的称谓挺好,让这些有志有为的农村青年能够在精神上、社会身份上、在社会地位上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让他们能够下乡,下乡以后能够留下来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力量。”

 

曾嘉宁、余桂明、谢卓志、温敏健4个青年,是云安区产业振兴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新农人,也是云浮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战略转移的成功CEO。南方农村报记者以人才振兴是云安打造乡村振兴云浮样板的关键为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叶兴庆,他曾多次参与起草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土地制度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叶兴庆认为,包括云安在内,广东省留住乡村人才的关键在于持续强化创业辅导。

 

90后、80后青年一代返乡创业是乡村振兴时代靓丽风景线

 

南方农村报:乡村振兴为什么强调关键在人?

 

叶兴庆:因为我们现在还处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总量在减少,乡村人口占比在下降,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乡村要振兴,就要考虑到有合适的人来推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和乡村的社会治理,因为人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有一个基本的特征,我们称之为“精英移民”。

 

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比较年轻的、有文化的,或人力资本水平比较高的人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样一种格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势必对乡村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现在希望有部分大学生也好,或者是农民工也好,能够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它跟农民进城是相辅相成不矛盾的。只有更多的人从农村到城市以后,下乡的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在农村才有更多资源来发展现代农业。

 

5年过去了,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经形成。中央也发布了关于《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这两年有不少的大学生、农民工,特别是"90后"和"80后"青年一代入乡返乡创业。这已经成了乡村振兴里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加强创业辅导以更好发挥新农人创新创业效应

 

南方农村报:怎么评价乡村工匠评选?

 

叶兴庆:广东提出要选拔1万名能工巧匠,这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很好的杠杆。我认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这个抓手选得非常好。无论是1万名乡土人才下乡也好,还是云浮市云安区的这4个青年也好,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把人才杠杆的撬动效应尽可能放大。

 

第一要注意加强创业辅导,就是这些90后80后在外面闯荡了几年,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和经营管理能力,但是他们以前从事的行业和他们到乡村投身的行业不完全一样,所以就有一个技术上的培训问题,有一个创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资源保障问题,也就是资金的保障问题、土地的保障问题。特别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当然从事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会涉及到投资,所以说土地的保障,资金的保障,技术上的支撑,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云安这4个青年是在省一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这几年花大力气真金白银地搞农业产业园,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广东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引领和新农人下乡创业的一个孵化器。因为现代农业产业园里面已经具有了一些共性资源,包括产业技术体系、区域共用品牌等,新农人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创业,就能降低创业成本、创业失败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以比较好地发挥创业辅导和孵化的功能作用。

 

第二要注意产权保护,因为新农人积累资金很不容易,钱投下去要尽可能避免政策风险。就是政府要把国家的土地政策给他们讲清楚,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让他们心里有本账。一要注意土地流转。云安这4个典型要跟周边农户合作,小牛犊要分散到农户寄养,这里面就有一个信用和合约问题。二要注意营商环境。乡风文明、乡村治理这两项我们做好了,投资环境好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工商资本,有更多的新农人在你这个地方投资兴业,要认识这个辩证关系,我想这是财产保护的问题。

 

第三要注意社会认可,像广东乡土专家这个称谓挺好,让新农人能够在精神上、社会身份上、在社会地位上得到社会认可和政府认可,应该是他们能够下乡且能留下来的重要支撑。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比如说有相当一部分新农人返乡创业不一定是在本村,这就有一个住房问题。要通过农村住宅基地制度改革,让返乡下乡创业的新农人,能够利用闲置宅基地改善生活条件,因为要让他们待下去,就要让他们有好的生活空间。所以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要把保障新农人的生活空间作为重要方向。

 

广东农村地区相比全国其他省份应推出更强的新农人创业辅导

 

南方农村报:广东农村地区吸引新农人返乡入乡最需要提升哪方面环境?

 

叶兴庆:大量劳动力人口从农村到城市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的一个客观趋势。就是说普通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是要低于在城市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所以他从低边边际生产率的农村向高边际生产率的城市转移,这能够提高全社会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也能够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

 

那么还有一部分劳动力,有这种创业的劳动力,它在城市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可能低于它在乡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这些新农人可以在城市创业,但是竞争程度更高未必能成功,到乡村去创业他边际劳动率可能更高,他的企业家精神能得到更有效利用。所以说人从农村到城市和新农人从城市到乡村都是市场支配的结果,都符合要素从低生产率的地方向高生产率的地方流动的客观规律。但是这是两种劳动力,一个是普通劳动力,一个是有创业精神的劳动力。

 

广东情况比较特殊,珠三角这一块它的人口聚集功能很强,它把广东省农村地区的优质劳动力吸收过去了,也把全国包括农村的劳动力和城市科技人才吸引过去。

 

这使得广东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要解决这个结构失衡问题,广东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要足够强,才能够把珠三角的创新创业人才吸引过去。就是说广东发达地区虹吸效应非常强,乡村地区要对虹吸效应的对冲更大才能吸引人。

 

回到广东怎么让新农人去农村这个问题,广东农村地区要在政策创业辅导、产权保护、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上比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更强,你才能够吸引劳动力到广东农村去。

 

当然广东农村地区也有自身的优势。广东新农人下乡,最终要参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农产品要有销路、要有市场,广东经济发达刚好又提供了一个巨大市场。所以某种程度上广东农村地区又有其他省份农村地区产业振兴不可比拟的市场优势。比如,温敏健的发财树肯定要靠广东的市场。

 

总体而言,广东的乡村振兴有它的特殊性,一个乡村要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够吸引人进来;二个新农人到广东农村创业在市场上比其他省份有优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云浮市云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云浮市云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云安区委宣传部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粤ICP备10002912号-1    网站标识码:4453230007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
http://dcs.conac.cn/js/20/309/1025/60110526/CA203091025601105260001.js